欢迎来到轻小说

轻小说 > 历史军事 > 大宋:人间为青天,地府做阎罗 > 第96章 包拯的变法主张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96章 包拯的变法主张(1/3)

    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,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,在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

    虽然不如王安石变法那般深远,却也为后世开启了变法的新篇章。



    遗憾的是,变革持续时间过于短暂。



    仅仅维持了一年零四个月,随后赵桢便将改革的条文悉数废止。



    原因在于,这场变法不仅触及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,更触及了皇权的根基。



    在这样的背景下,新政的成功似乎注定遥不可及。



    作为穿越者,包拯对庆历新政自然有所耳闻。



    也理解,范仲淹推动变法实属迫不得已。



    大宋的崇文抑武政策,对文人的极端优待,积累了大量矛盾,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稳定运行。



    “范大人,您的观点有所偏差!包拯岂能不知大宋面临的三冗问题之严重,国家的贫弱。”



    “然而,当前的时机尚未成熟!”



    “变法并非易事,牵一发而动全身,不可急于求成。”



    对包拯而言,庆历新政的失败,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过于急躁。



    他清楚地记得,庆历新政期间,范仲淹迅速提出了十条改革措施。



    这些措施直指吏治整顿、冗员裁减、恩荫限制、军事改革、军农田等一系列重大变革。



    这种雷厉风行的改革,严重侵犯了官僚地主和士大夫阶层的利益。



    在这样的利益冲突下,改革措施若能够顺利实施,那才是见了鬼了。



    “不知包大人有何高见?”



    自己话都还没说完,包拯便有反对之意,这无疑是在兴致勃勃的范仲淹心里浇了一盆冷水。



    “相公,大宋积贫积弱由来已久,弊病太多,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根治,否则伤筋动骨,只会加速大宋的衰败。”



    “好比一个被病魔缠身之人,相公指望顷刻驱除所有病症,诚为难矣!”



    “唯有循序渐渐,或可……”说到这里,包拯暗暗长叹口气。



    华夏的历史上就没有万世基业的朝代。



    一切变法,都不可能彻底根除病根,只能算是改良。



    这是封建帝制,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所致。



    人的欲望是无限的,官僚集团和地主阶级想获得更多的资源,就只有不停地剥削和压榨底层农民和商人。



    而官僚集团和地主阶级却拥有不纳税的特权。



    大宋朝崇文抑武的国策,使得国家的文官越来越多,国库无法承担日益增加的财政负担,底层百姓也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。



    这才是古代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。



    既然范仲淹主动找到了包拯,包拯也不能不给他提前敲响警钟,或许变法还有点机会。



    若是因为变法太过激进,导致皇上彻底失去了信心,以后再想变法,就更难了。



    范仲淹听罢,也陷入了沉思。



    不想包拯对变法有如此独到和高深的见解,倒是自己鲁莽了。



    “依包大人之意,当先从何处着手?”



    “包拯以为,想要让变法得以推行,必先整顿吏治,适当裁减冗员,抑制恩荫制度,唯才是举,考核官员的能力。”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兵伐领主时代 无限穿越美食世界 世界第一宠:财迷萌宝,超难哄(你是我戒不掉的甜) 小可怜(快穿) 百鬼全书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重生之凰女还朝 报告:冥王又闯祸了 从国宝到刀剑的本丸生活[综]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