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轻小说

轻小说 > 历史军事 > 大宋:人间为青天,地府做阎罗 > 第98章 皇上成了包拯的小迷弟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98章 皇上成了包拯的小迷弟(1/3)

    听包拯说得这么严重,赵桢吃了一惊。



    其实他心里也如同明镜似的,知道包拯绝非危言耸听,分析得极为透彻。



    “依包卿之见,朕该怎么做,才能解决眼前国库亏空的窘境。”



    包拯道:“臣在朝堂上已经说过,首先就是要限制官僚地主的权宜。”



    “大宋虽奉行崇文抑武的国策,在一定程度上,的确保障了大宋的安定和太平。”



    “然过度重用文人,打压士大夫,已严重走向另一极端。”



    “物极则必反,治国亦如是,万不可偏执一端。”



    “一阴一阳谓之道!”



    “如今的大宋,文官泛滥,滥竽充数者多不胜数,已经成为国家一大患,独陛下不察耳!”



    “其二,鼓励生产,劝课农桑,轻徭薄赋,奖励耕种,同时大力提倡工商业的发展,让工业辅助农业。”



    “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!”



    发展科技其实才是包拯想提倡的重点,其他的政策,都是隔靴搔痒,不会让一个国家带来多大的变化。



    只有技术上去了,那才是王道。



    赵桢却听得云里雾里,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疑惑道:“包卿,何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?”



    “所谓科技,便是科学和技术!”



    “诸如灌溉农田的堤坝、纺织棉花的纺织机、耕种的曲辕犁等,这些都是科学技术。”



    “朝廷只要鼓励发明创造,鼓励创新,改进技术,必定能提高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。”



    赵祯听闻这些“奇谈怪论”,不禁眼界大开。



    那些向来不被统治者重视的奇技淫巧,在包拯看来,却成为兴国的法门。



    须知,自古以来,华夏民族所推崇的便是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的理念。



    因此,大宋文人和士大夫,终日沉醉于文字游戏,吟诗作对。



    除了读书,其他事务似乎都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。



    包拯所希冀的,正是颠覆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。



    各行各业皆有杰出人才,只要有才能,有利于国家的东西,都要利用起来。



   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,国家才能真正兴盛。



    仅凭舞文弄墨,是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的。



    一个国家如果全由专研笔墨之人组成,却期望它繁荣昌盛,那简直是天方夜谭。



    赵祯与包拯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交谈。



    在对话中,包拯向赵祯传授了许多二十一世纪极为宝贵的知识和理念,这些内容让赵祯眼界大开,仿佛不知疲倦一般。



    赵祯甚至开始怀疑,眼前这位包拯是否还是自己熟悉的那位人师。



    他不禁好奇,包拯究竟从何处学到了如此多的知识。



    “包卿,朕希望你以后每天都到御书房来,将你的治国理念详细地告诉朕。”



    赵祯感到听包拯讲述这些知识远远不够,他渴望听到更多。



    包拯所普及的经济、政治、文化以及科技等领域的知识,让赵祯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感到受益匪浅。



    如果能够将这些理念全部应用于治理国家,大宋朝的未来将不可限量,何愁不能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欺负人是坏文明 小村医 社恐玩家怎么和带土he啊 入戏里 跟暴君匹配上了怎么破! 鸥娘的故事(暗黑调教) 柯南之我真不是内鬼 泛舟 危险同谋(运动员x律师 破镜重圆)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