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轻小说

轻小说 > 历史军事 > 大宋:人间为青天,地府做阎罗 > 第101章 铡包勉(2)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101章 铡包勉(2)(1/3)

    皇上看到大理寺呈递上来的案卷,心里暗暗松了口气。



    既然没有实据的证据证明包勉的罪行,便无法定罪,有意将包勉无罪释放。



    然而曹皇后哪里肯放过这个对付包拯的千载良机。



    弟弟之死,她历历在目,犹如在眼前一般。



    好不容易找到了包拯的把柄,怎能轻易放过。



    “陛下欲开恩于包勉,虽是一片美意,然不查明案情,难免引来非议。”



    “不但有损国法的威信,说陛下偏私,也有损包拯的名誉,还望陛下三思。”



    赵桢抽了一口凉气:“那依爱妃之意,该当如何处置?”



    “陛下忘了,开封府包大人乃天下百姓的青天,素有神断之名,世上没有他断不了的案子。”



    “想要查明此案,唯有将案子移交开封府,让包拯亲自审问。”



    赵桢闻言顿时为难起来,这不是诚心为难包拯么?



    “皇后,包拯乃包勉的亲叔叔,按照朝廷规制,亲属理应避险,岂能让包卿来审理?”



    皇后不以为然地一笑。



    “陛下差矣!”



    “自古道,事急则从权,凡事都有例外,不能偏执一端。”



    “包拯一向秉公执法,大公无私,绝无徇私。”



    “此案也刚好能考验一下包拯是否言行如一。”



    “包拯若想自证清白,必然尽心竭力,查明案情,还侄子包勉一个公道,而非如今这般稀里糊涂。”



    “再说,陛下也不希望包拯和包勉叔侄二人蒙受冤枉吧!”



    赵桢听后,点了点头,颇觉有理,却又下不了决心,担心包拯为难。



    次日早朝,赵桢驾临垂拱殿升朝议事,百官齐聚。



    赵桢又征求百官建议:“诸位爱卿,包勉一案,大理寺和刑部再三审问,查无实据,卿等以为,此案该如何处置?”



    范仲淹闻言,立即站出来道:“陛下,圣人云,赏疑从与,罚疑从去,此乃三皇五帝治世之道,故后世均称赞三皇五帝之仁德。”



    意思就是说,如果赏罚不明确的时候,应当倾向于奖赏,以广施恩德。



    案情有疑问时,应当不罚,以慎重考虑刑法。



    范仲淹接着道:“既然查无实据,理应赦免,无罪释放!”



    音落,晏殊和欧阳修等也纷纷附和,赞同范仲淹之论。



    “陛下,不可!”



    还不等赵祯发话,班中闪过庞太师庞籍。



    “太师有何见解?”赵祯好奇地看向自家老丈人。



    “回皇上,案情有疑问,自然继续查证。”



    “事关律法尊严,不能因有疑而罔顾事实。”



    “老臣记得,包拯曾言道,真相只有一个!”



    “世上没有破不了的案子,既然大理寺和刑部不能,莫如将案子交由开封府来审理。”



    “一来,可彰显陛下对国法之慎重。”



    “二则,也可让包拯自清嫌疑!”



    “其三,还能彰显包拯大公无私的品质,绝非沽名钓誉,浪得虚名!”



    “一举多得,何乐而不为?”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人在海贼克隆强者,五老星麻了 四合院,我叫许大茂 霍格沃兹:这个华夏学生不对劲 剑风传奇:预言之子 原神:开局强吻珐露珊 木叶:宇智波极端?献上忠诚! 一人:开局冥狗,我给全性喂岩浆 漫威:财阀大少,管家是蒂法 成人礼(万人迷)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