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轻小说

轻小说 > 历史军事 > 一把大狙闯大明 > 第1191章 天下第一谋臣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1191章 天下第一谋臣(1/2)

    都说同行是冤家,有时看他赚钱,比自己赔钱还要难受。刘安从小就听爹爹说,朱棣是恶王,有违祖宗礼法,起兵谋反,不得民心也。



    爹爹为了支持建文帝,给朱允炆提了许多许多的国策建议,但建文帝一条都没有听取,只是执拗的觉得,爹爹是明太祖留下来管教自己的绊子,他么的,我没当皇帝的时候你管着我,我当了皇帝你还管着我?那他吗这个皇帝不白当了吗?



    结果可想而知,谷王主动打开了金陵城门,喜迎王师入京,建文帝撒丫子跑得飞快,反倒爹爹刘璟,成为了与方孝孺一般尴尬的存在。



    好在朱棣篡位登基,想营造出一副宽宏仁慈之形象,几次三番邀请刘璟入宫任职,更是许诺内阁重臣的美差。



    只可惜,刘璟之气节,虽不及方孝孺这种硬钢朱棣的生猛,也是不耻与其为伍,多次告病,缩在家里,不问世事。



    刘璟想忘了得位不正的朱棣,可朱棣没有忘记天下第一军师刘伯温的二儿子。



    刘伯温共有两子,老大憨厚,老二刘璟却得伯温真传,习得《百战奇谋》。伯温死后,明太祖本想由他继承诚意伯之爵位,但刘璟死活不肯,坚持长幼有序,正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,这是周公礼法,不可违背。



    朱元璋对刘璟的这份高风亮节赞不绝口,留其在身边,时常拿出来鞭策自己那么多儿子,告诉他们,看看人家,学着点。



    而在刘璟大哥刘琏遇事刚果,挫折奸佞,不挠不阿,富有锐气。在继承了诚意伯后,依旧故我,得罪了当朝丞相胡惟庸,含恨堕井而亡。



    刘琏死后,明太祖重提让刘璟继承诚意伯之位的提议,觉得这次你该认命了吧?



    谁承想,刘璟依旧认为,诚意伯这个爵位,本就是刘琏一脉的东西,刘琏虽然已经死亡,但是他还有儿子。



    一个叔叔去和自己的侄子争夺爵位,实在是不像话,所以刘璟依旧选择了拒绝,并且还是用同一番说辞劝服了朱元璋,因此最终诚意伯这爵位,还是落到了刘琏的儿子身上。



    两次让位,让朱元璋对刘璟推崇备至,封位了阁门使。这虽然并非什么大官,却能一直待在朱元璋的身边,足可见明太祖对他的喜爱之情。



    只可惜世界就是一个大大的玩笑,他刘璟不敢干的事情,朱棣直接起兵清了君侧,夺了侄儿的天下,登基为皇。



    再回望此刻,刘安一直芥蒂父亲被朱棣害死的恩怨,不肯展露实力,成为皇上的谋臣,结果他林川不顾十族血海深仇,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帮朱棣南征北战,终成武穆侯爷。



    这种恶心人的对比,就像一种对他刘家人的诅咒,一代传一代。



    刘安不是想和林川作对,只是非常非常单纯的,见不得林川好而已。



    看着眼前的刘伯温之孙,自负有天妒之才的刘安,林川那眼神,就跟看撒币一样。



    “就为这个,你特地跑来恶心我?”林川都被气笑了。



    “不行吗?想我刘氏一脉,为大明江山鞠躬尽瘁,没有我爷爷的辅佐,朱家哪能得此天下?结果呢?爷爷病重,朱重八派胡淮庸跑来送药,吃得我爷爷愈发病重,跑去跟太祖抱怨。



    太祖只说让我爷爷安心养病,莫疑神疑鬼。到那时候爷爷才明白,什么叫兔死狗烹,鸟尽弓藏。是他老朱家对不起我们老刘家!”刘安说起这茬,依旧愤恨不平,毕竟自己一家人,几乎都是死在朱家手上。



    “小子,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我的傻白甜老婆 猫爪在上 荔枝唱片机[暗恋] 诀别词[破镜重圆] 漂亮系统不说话[快穿] 他等待已久[先孕后爱] 邻居omega为何总逼我这样那样他? 替嫁世子妃受宠若惊[穿书] 死遁而已,他怎么疯了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